1、前言
電氣石礦物一名最早源于錫蘭(斯里蘭卡) 南部的一個民族,西元1703年自錫蘭帶到荷蘭就用這一名稱稱呼。
中國明代、清代時稱為砒硒、霞璽、碧洗、披耶西,可能屬譯音之別。
《博物要覽》載錫蘭產寶石中曰:紫寶石,名披耶西,色深紫如葡萄,晶瑩光潤。
據報導慈禧太后殉葬品中,腳下踩一支碧璽蓮花,重36兩8錢,價值75萬兩白銀。
2、電氣石地質
電氣石族礦物主要礦物種類有鎂鐵鋰電氣石、鈉錳電氣石、鈣鎂電氣石、布格電氣石。電氣石族礦物化學成分十分複雜,直到20世紀50年代對電氣石晶體結構測定以後才提出了比較合裏的化學式:(Na,Ca)RAl6[Si6O18][BO3]3(C,OH,F)4,Na、K可以替代其中R主要為Mg、Fe、Li、Al、Mn,Fe+3、Cr+3也可進入。
鎂鐵鋰電氣石是自然界分佈最多的電氣石,可分為三個亞種:鎂電氣石Dravite、鐵電氣石Schorl、鋰電氣石Elbaite.
電氣石是一種富含揮發組分硼及水礦物,因此它的地質成因與岩漿氣成作用有關,並能形成粗大的自形晶體。 |